扒一扒楊議的15個徒弟 說相聲的只有3個半 外行拜師圖的啥?
5月18日,楊議宣布自立門戶,開宗立派,舉行了熱鬧非凡的收徒儀式,正式收了15名弟子。然而,這場盛大的拜師儀式卻有著些許不同尋常的細節(jié)。不同于傳統(tǒng)的師徒儀式,楊議的“收徒”場面有著“前所未有”的空缺:沒有師爺、沒有引保代替“三師”,沒有大師兄,也沒有師娘。本文將逐一揭示這些徒弟的身份、背景以及他們從事的工作。
楊議的15個弟子分別是賈斯文、郭杰、顧明、衡治、徐志航、劉亞兵、周宇雄、薛博文、王欽、方立東、邱睿、臧光輝、趙一穗、李延亮和李盼。然而,登臺拜師的只有14人,這一細節(jié)也為整個儀式平添了一份神秘感。
盡管楊議一口氣收下了15個弟子,且大多來自相聲界,但實際能說相聲的徒弟只有3個半。值得注意的是,相聲能說和能教相聲可不是一回事。讓我們一一探討。
薛博文畢業(yè)于天津藝術職業(yè)學院,專攻評書和相聲表演,目前在楊光相聲社與楊議搭檔。劉亞兵則是楊光相聲社的一員,人稱“劉隊”。不過,這個社團并不公開宣傳劉亞兵,直到此次收徒,才讓大家知道他是楊議的弟子。衡治,是西安珍友社班主衡小珍的兒子,早在2017年就拜楊議為師。去年12月,侯耀華直播時表示,楊議的徒弟需要重新篩選,任何“不合格”的徒弟都會被清理出去。衡小珍曾特別與楊議溝通,提到如果認為這兩位徒弟“名不副實”,完全可以解除師徒關系。
雖然薛博文、劉亞兵和衡治都是相聲演員,但徐志航只能算半個相聲演員。2017年他拜楊議為師,實際上只是“搭車”入門。雖然他會背幾段《報菜名》,但從他的自我介紹來看,徐志航不僅僅是一名相聲演員,他還是一位影視演員,活躍于開業(yè)典禮、廣告宣傳等領域。顯然,靠相聲過日子對他來說并不現實。
在這15名徒弟中,有超過一半的人從事影視行業(yè)。賈斯文、郭杰和方立東都九游娛樂-平臺官網是影視演員,王欽和李延亮則是影視劇編劇,趙一穗是影視劇導演。這些人最早通過《楊光的快樂生活》與楊議結緣,早已將彼此視作師徒關系。值得一提的是賈斯文,原名雍剛,來自遼寧沈陽。在成為演員之前,他曾是夜場主持人,迄今已在天津發(fā)展了24年,涉足九游娛樂-平臺官網影視、主持和歌唱,但與相聲并無太多關聯。
邱睿自稱是紀錄片導演,而楊議僅拍過一部紀錄片《就是那一只蟋蟀》,執(zhí)行導演為劉彬和李亦燃。邱睿與楊議的關系尚不明晰,大家更多聽說的是“邱瑞”,而非“邱?!薄?
其中,周宇雄自詡為近景魔術師,顧明則是民樂演員,擅長吹笛子,被譽為青年民族樂器演奏家。而李盼自我介紹為保定人,已經跟隨楊議10年,但未透露自己從事的具體職業(yè)。臧光輝是楊議直播間的助理,盡管他只為楊議工作了不到兩年,但他最終也在儀式中被收為徒弟,成為了楊議的弟子之一。臧光輝解釋稱,楊議原本打算收14個徒弟,但為了湊足人數,才臨時收他入門。
值得注意的是,臧光輝在成為楊議的徒弟后,立即代師清門,將吳迪和吳躍(這對孿生兄弟)逐出師門。吳迪和吳躍原本自稱是楊議的徒弟,然而在2022年,他們與楊議反目成仇。兩人在公開場合曾直言不諱:“以前你是父親,我尊敬你;現在我明白了,你不過是個P”。不過到了2023年,他們和楊議出人意料地和解,再次成為楊議家的一員。
在臧光輝代為清理門派之后,吳迪(或吳躍)公開回應:“我們幾年前就與楊議斷絕關系,怎么談得上清門?”這番話道出了一個事實:自立宗派并非輕松之舉,它需要同行的認可和行業(yè)的支持。
由這15名徒弟組成的“楊家班”,乍看之下,像是一支為了演出而臨時組建的草臺班子。大多數徒弟都沒有能力說相聲,甚至連學藝也無從談起。正如楊議所言,他并不打算讓這些徒弟們直接學習相聲,而是先讓他們通過帶貨等方式謀生。這些徒弟的學習目的并非在于傳承相聲藝術,而是為了借助楊議的名氣獲得一份生計。最終,他們只是追隨楊議的門派,希望能成為“侯寶林的徒孫”,然而現實卻大相徑庭。
吳迪(或吳躍)所說的那句話并不無道理:自立宗派者需要行業(yè)同行的認可。相聲界的“侯馬?!比蠹?,都是在后人公認的基礎上才獲得了尊敬與認可。楊議這一自立門戶的舉動,看似聰明,但從長遠來看,或許是為自己和徒弟們挖了一個深坑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